自10月中旬滬銅主力合約創下76700的高點后,在宏觀面及政策面的施壓下,近期滬銅表現疲軟,震蕩下跌后徘徊于70000關口附近。隨著利空情緒的不斷釋放,預計后期滬銅以震蕩筑底行情為主。
礦端擾動減弱 銅精礦加工費回升

從全球銅礦供應端來看,目前非洲的發運進度仍較緩慢,陸路運輸則對我國西北地區銅精礦的運輸繼續造成干擾;企業生產方面,因Kennecott生產作業受到新冠疫情的沖擊,Rio Tinto2021年銅精礦指導產量上限降至50萬噸,下調5萬噸。此外,受累于旗下Andina項目的罷工行動,全球最大銅生產商智利Codelco的8月銅產量同比下降6.7%至144500噸,不過今年銅產量將較之前預估高出2%-3%。目前海外銅精礦產量整體處于恢復過程中,推動銅精礦冶煉費自2季度以來顯著抬升,9月后的增速放緩,目前徘徊于60美元附近。2021年全球銅精礦將繼續維持緊平衡格局,預計缺口較2020年會有所收窄。伴隨著新擴建投產,樂觀預期全球銅礦產量增幅將攀升至7%。2021年新擴建的銅礦增量是主要增長動力。
中國銅精礦產量緩慢回升
2021年1-8月我國銅精礦產量115.35萬噸。其中我國銅精礦8月產量為14.92萬噸。2021仍處于國內冶煉產能擴張的高峰階段,但由于國內銅精礦產量遠不能滿足銅精礦需求增量,國內銅精礦的供應缺口將持續擴大,進口銅精礦仍是供應來源的主要渠道。從銅精礦進口量來看,中國9月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為211.09萬噸,環比增長11.92%,同比下滑1.26%。今年1-9月份銅精礦進口量總量為1736.96萬實物噸,累計增長6.18%。
四季度國內治煉銅產量難以明顯增長

在限電和檢修影響下,二季度國內精銅產量大幅下滑,三季度因限電影響擴大,國內冶煉開工率維持低位,精銅產量繼續回落。數據顯示,9月國內電解銅產量為88.5萬噸,同比增長2.4%,環比增長1.26%;1—9月累計產量776.2萬噸,同比增長9.4%。一方面,部分冶煉企業檢修對產量有2.23萬噸的影響;另一方面,受能源端供應緊張影響,限電地明顯增加,江蘇、安徽、廣東等地的冶煉企業電解環節減產,累計對產量有1.43萬噸的影響。兩方面因素使得9月銅產量增長低于預期。目前在“雙限"政策下,下游加工企業的需求也受到—定沖擊,電解銅呈現供需雙弱格局;受國內限電及西南枯水期到來的綜合影響,預計四季度精銅生產的增幅將有限。
精煉銅進口方面,2021年9月中國精煉銅進口量為25.99噸,環比增長3.23%,同比下滑49.96%。2021年1-9月中國精煉銅累計進口258萬噸,同比下滑27.45%。近期進口窗口虧損擴大,LME現貨升水處在歷史偏高位置,外貿倉單和提單報價明顯降低。預計后期清關量將下滑。

結合庫存表現,截至10月22日,全球三大交易所銅總庫存回落至25.22萬噸,位于近5年來的低位。具體來看,LME銅庫存自9月上旬以來,步入去庫化進程,截至10月28日,銅庫存達到14.37萬噸。國內庫存方面,下游企業在國慶節后加快去庫,截至10月21日,電解銅現貨庫存為8.92萬噸,較節前一周下降0.32噸。截至10月28日,上海保稅區銅庫存僅為19.1萬噸。
再生銅進口量同比增長明顯
2020年11月1日起,再生銅原料政策正式執行。新政策允許符合標準的優質廢銅自由進口,不再限定進口企業的必須擁有加工體系,并不再受批文數量限制。因此今年再生銅進口數量激增。今年1—9月我國累計進口再生銅123萬噸,同比增長85.08%,其中9月再生銅(含黃銅)原料共進口13.44萬噸,環比增長3.6%,同比增長60.2%。近期政府加大了對大宗商品的調控力度,持貨商在銅價下跌的情況下仍有較強的惜售心理,利廢廠家則在低位采取適量采購的策略,整體成交情況欠佳。
電網投資有望年末提速
2021年電網工程計劃投資額4730億元,較2020年計劃投資額增長2.8%。今年全國1—9月電網工程投資額完成2891億元,同比下跌0.3%。由于銅價高企增加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國網訂單難以盈利,訂單未出現明顯增量,這使得中小型線纜企業生產積極性也不高。此外,電線電纜企業在中秋節后還受到了能耗雙控的政策影響;當前電網投資進度明顯不及預期,考慮到電力消費的季節性因素影響,四季度電網投資有望提速。
滬銅后市將震蕩筑底
宏觀面上,預計美聯儲Taper大概率將于年底落地,隨著流動性的提升,未來流動性層面仍有重估潛力。基本面上,全球銅精礦供應形勢繼續好轉,供應端的重心從銅精礦緊張轉移至冷料與電解銅緊張。后期關注海運費變動及發運端能否正常作業;國內銅庫存方面,限電對供應構成干擾,短期庫存難以明顯增長,銅價將獲得一定的支撐。結合盤面來看,銅價經過近期的下跌行情后,盤面存在技術性調整需求,預計后期下跌空間有限,整體以震蕩筑底行情為主,主力合約的下方支撐位69400,上方壓力位7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