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在本周前兩個交易日顯著回落,但并不改變我們對其維持高位震蕩格局的總體判斷,并且目前我們認為勝率會略微往做多的方向傾斜
觀點小結
銅價在本周前兩個交易日顯著回落,但并不改變我們對其維持高位震蕩格局的總體判斷,并且目前我們認為勝率會略微往做多的方向傾斜;
基于對美股與銅的觀察,我們發現在最近幾個交易日的下跌之中兩者的相關性明顯增加。歷史上,當美股與銅價出現階段性的高相關性時,大體上是因為兩者受到更加宏大敘事的影響,我們認為本次主導兩者下跌的主要宏觀因素來自對于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
本次債務問題之所以看似復雜,因為實質上包涵了兩個事件,其一是為聯邦政府融資(funding the US government),其二是提升債務上限(increasing the debt ceiling)。如果處理不當,前者會帶來政府關門,后者會帶來債券違約;
我們梳理了本次市場對美國債務問題擔憂的時間線,起始于9月17日,暫時結束于9月21日,以國會官員預警為前奏、財長耶倫發文為引爆點、最終以民主黨逼宮且共和黨阻撓而達到高峰;
基本面上,精銅冶煉利潤豐厚激勵冶煉廠生產,但是環保督察趨嚴疊加各地能效雙控,精銅產量恢復進度依舊較慢,預計9月精銅產量在83-84萬噸。另一方面,大型銅桿廠反映訂單環比好轉,對十月訂單表示樂觀,由于廢銅緊缺局面未得到明顯好轉,精銅替代廢銅的生產動力依然存在,臨近國慶還有一周時間,企業節前備貨需求預計將帶動銅社會庫存進一步去化,支撐現貨升水走強。
本周焦點:下跌背后的時間線
本周焦點
從詳細的時間線上看,美國東部時間9月17日上午,即北京時間9月17日晚間,美國國會就債務問題發出警告,稱兩黨如果不能妥善解決相關問題,將面臨巨大的風險。
市場有所警覺,隨即開始呈現risk off的狀態,美元快速拉升,以美股為代表的風險資產顯著回落,銅價回吐了日內全部漲幅,這可以算作本次債務問題風波的序幕。
本周焦點
隨后,美國東部時間9月19日下午1:32分,北京時間9月20日凌晨1:32分,美國財長耶倫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呼吁國會盡快提高債務上限,否則將面臨不可想象的經濟危機。這篇文章徹底點燃了市場對美國債務問題的擔憂,在20日開盤后市場便處于明顯的risk off狀態之中,風險資產悉數承壓,銅價也不能幸免。
本周焦點
美國時間9月21日上午9點31分、北京時間9月21日晚間9點31分,彭博消息稱眾議院已經通過法案將暫停財政上限推遲到2022年12月,這一法案將交由共和黨占優的參議院進行投票,然而共和黨人明確表示他們不會同意該法案,因為這個法案附加了關于3.5萬億財政支出、1萬億基建計劃等眾多條款,因此,看似通過法案是利多的,但是由于共和黨的拒絕,短期風險反而升溫,風險資產隨即因此大跌,銅、美股均出現日內跳水。
低。
本周焦點
在連續兩日關于債務上限問題的交易之后,我們認為階段性風險可能已經得到一定釋放,這次風波以國會官員預警為前奏、財長耶倫發文為引爆點、最終以民主黨逼宮且共和黨阻撓而達到高峰。
目前第一步已經邁出,第一步總是困難的,但是如同討價還價,最高的價碼已經打出,后面就是互相讓步的過程,問題總要得到解決,當然后續可能還會再次對債務問題進行交易,畢竟美國財政部的現金所剩不多,但是如果不是真正出現違約,對價格影響可能弱于本次。
周度基本面情況
主要礦企產量及新聞更新
厄瓜多爾自然資源部表示,預計在該國總統吉列爾莫?拉索(Guillermo Lasso) 2025年第一個任期結束前,該國將有四個大型礦業項目投產。
第一個項目是Dundee Precious Metals的Loma Larga、Atico Mining Corp的La Plata和Adventus Mining Corp的Curipamba已進入后期勘探階段,預計將于2023年投產。
第二個項目是Cascabel銅礦,該銅礦由澳大利亞SolGold PLC控股,預計將于2025年開始生產。
第三個項目是南美國家的首個大型銅礦Mirador項目由中國CRCC-Tongguan財團的子公司運營,于2019年年中投產。
第四個項目是加拿大倫丁黃金公司(Lundin gold Inc)的Fruta del Norte項目于當年11月開工。
銅精礦/粗銅加工費
銅精礦方面,進口銅精礦標準干凈礦TC周均價為62.41美元/噸,較前一周的61.05美元/噸上漲1.36美元/噸。隨著銅精礦供應逐漸寬松,銅精礦TC價格持續走高。
國產粗銅(CU≥97%)加工費價格為900-1000元/噸,環比持平;進口粗銅(現貨)的加工費為CIF 150-170美元/噸,環比上漲10美元/噸。由于廢銅供應整體偏緊,冶煉企業更多地轉向采購粗銅作為原料,導致粗銅加工費處于相對低位。
倫銅價格曲線與升貼水
倫銅價格曲線由contango逐漸轉為back,Cash-3M反彈,再度突破8年歷史均值水平。
倫銅注冊倉單升至16.81萬噸,歐洲倉庫有近15000噸的交倉。
倫銅持倉與倉單集中度
LME的Futures Banding Report顯示10月合約的持倉集中度增加,多頭和空頭上分別顯示有一位市場參與者持有10-19%的倉位。
Warrant Banding Report、Cash Report 和 Tom Report的集中度均呈現下降。
滬銅價差結構
SHFE銅價格曲線近端back結構,且近端升水擴大,遠端呈現contango結構。中秋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盤面回落給予下游機會入市采購節前備庫,上海地區庫存依舊呈現去化現象,升貼水表現堅挺。廣東銅社會庫存進一步去化至1.5萬噸,貨源依舊偏緊,有零單銷售的持貨商寥寥無幾,持貨商積極挺價出貨,升水持續走高。
冶煉利潤
銅精礦現貨與長單冶煉利潤進一步走擴,超過1600元/噸,逼近2018年11月的高點。一方面是由于銅精礦加工費TC持續上升,另一方面則受益于副產品硫酸的高位企穩。
近期各地能效雙控再起,云南、廣西等省份限產升級,當地銅冶煉廠產量面臨一定干擾。其余未受影響的冶煉廠在高利潤驅動下將維持較高開工,總體來說,精煉銅產量恢復緩慢。
庫存變動
國內精銅庫存持續去化,市場重點關注的地區:保稅庫、廣東兩地的庫存依舊去化,隨著精煉銅進口盈利擴大,助推保稅區庫存進一步下滑。
LME庫存環比下降11075噸至22.97萬噸,COMEX庫存環比增加1251噸至52652噸,全球精煉銅顯性庫存(LME+COMEX+SHFE+保稅區)進一步下滑至歷史相對低位。
滬倫比值變動
外貿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洋山銅倉單報價100-116美元/噸,環比上漲10.0美元/噸;提單報價86-104美元/噸,環比上漲8.0美元/噸。市場上仍有9月下旬到港提單報盤,10月到港提單報盤陸續增加。近期美金銅市場溢價走高,國慶節即將來臨,關注下游企業備貨情況。
精廢價差
精廢價差回落,依舊低于合理水平。當前市場流通廢銅貨源有限,廢銅回收商普遍反映供應偏緊。
9月1日,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MITI)表示,原定于8月31日到期的廢金屬進口標準收緊政策的臨時寬限期將延長兩個月,于10月31日之后正式實施,以便出口商做好充分的準備。馬來西亞要求進口的廢銅金屬含量至少達到94.75%,導致該國廢銅進口量下降,首先沖擊當地從事回收加工的企業。
因疫情發生,今年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廢銅量逐月遞減,進口總量卻沒有明顯下滑,很大程度上是被歐美流入的廢銅補充,但是歐美貨源品味偏低。馬來西亞新政策的實施將使得中國廢銅供應趨緊。
CFTC持倉
從9月14日的CFTC持倉來看,非商業多頭與空頭持倉占比分別為42.3%、27.3%,多頭增加1.2%,空頭下滑1.5%。
非商業凈多頭持倉為28779張,COT指標為0.631,兩者走勢一致,均呈現小幅反彈,顯示多頭情緒進一步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