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16日消息: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工廠產出增長高于預期,零售額加速增長,表明中國經濟從疫情中復蘇的勢頭不斷增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工業生產同比增長6.9%,與9月份增速一致,高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6.5%。此前日本公布的數據顯示季度經濟增長創下歷史新高,表明其他亞洲大國也在從疫情造成的下滑中復蘇。
在出口強勁的帶動下,中國工業部門從年初因為疫情造成的癱瘓中強有力反彈。隨著新冠疫情在中國基本得到控制,消費者也再次打開錢包,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增長。
資本經濟公司的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在一份研報里表示,最新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在10月份繼續加速。
政策刺激繼續促進投資和工業產出,實際零售銷售和服務活動增長也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中國各地的冶煉廠和煉油廠在10月份增加了產量,鋁和原油產量達到創紀錄水平,因為經濟重啟刺激了需求。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服務業保持復蘇勢頭,預計第四季度增長將加快。
消費行業的零售額同比增長4.3%,低于預期的4.9%,但仍是今年增長最快的行業。
隨著電動汽車需求激增,10月份中國汽車銷量增長12.5%,消費需求有所改善。
國內旅游在上個月的黃金周假期期間也出現強勁反彈,盡管水平仍不及去年。
1-10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高于分析師預期的1.6%,也高于前9個月的0.8%。
中國自二季度以來的經濟數據持續改善,加上最近官方的言論,令人揣測央行可能開始收緊政策。但是分析師表示,由于全球第二波疫情洶涌而至,全球需求仍然不明朗,政策制定者不太可能急于結束現有的刺激措施。
上海華寶信托經濟學家聶文表示,國內需求仍然相對疲弱,任何收緊政策的舉動都可能會損害經濟復蘇。
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財政支出、減稅和降低貸款利率以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振興經濟。國家統計局(NBS)數據顯示,10月份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2.7%,為2018年7月以來最快增速,高于9月份的12%。物業銷售增長15.3%,為三年來的最高水平,而新開工建筑則增長了3.5%,而9月份下降了1.9%。
10月份中國新房價格環比漲幅放慢,因為一些大城市實施限制,以防范房地產出現泡沫。
占總投資60%的私營部門固定資產投資1-10月下降0.7%,前9個月下降1.5%。
雖然中國的經濟復蘇看起來正在加速,但歐洲和美國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激增,給出口前景蒙上了一層烏云。
中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上周表示,即使喬·拜登擔任總統,中美貿易摩擦也可能在短期內無法緩和。分析人士認為,拜登政府可能會在北京問題上保持強硬的政治立場,嚴格限制中國獲得先進技術,盡管其行動可能更有預測性,也不像特朗普政府那么咄咄逼人。
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4.9%,但2020年的年增長率可能放緩至2%以上。雖然這將是30多年來最低增速,但是強于其他主要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