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海外疫情重新加劇、美國駕駛季結束重燃了市場對于需求的擔憂,國際油價遭遇重挫。
9月8日周二,美國WTI原油期貨日內(nèi)接連跌破39、38、37美元三道關口,最終收跌7.57%,報36.76美元/桶,創(chuàng)6月12日以來主力合約收盤新低,并創(chuàng)6月11日以來最大收盤跌幅。
布倫特原油期貨也先后跌穿42、41、40美元關口,最終收跌5.3%,報39.78美元/桶,創(chuàng)6月15日以來主力合約收盤新低。與此同時,WTI原油期貨/布倫特原油期貨溢價創(chuàng)8月20日以來最闊。
美國駕駛季是原因嗎?
隨著美國駕駛季的落幕,不少期望今年夏季駕駛季時原油需求能夠得到提振的人要失望了。
美國的駕駛季通常始于陣亡將士紀念日,結束于勞工節(jié),美國人通常會在這段時間走訪親友或外出度假。正因為如此,從歷史上看,這段時間內(nèi)美國的駕車出行和汽油需求比一年中任何時候都要高。
此前有分析認為,受疫情影響,人們可能會更多的選擇自駕出行,而不是公共交通工具。不過從油價角度來看,盡管今年夏天油價略有改善,但是整個夏季仍處于低位。
對此,能源歷史學家Ellen R. Wald持不同觀點。他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表示,根據(jù)EIA數(shù)據(jù),從去年夏天到現(xiàn)在,汽油需求的實際下降幅度較為溫和,不到30萬桶/天。就其本身而言,這一下跌不可能成為美國油價保持低位的足夠理由。
付鵬7月的分析可能更能解釋油價的下跌,即8月底是關鍵的窗口期之一,傳統(tǒng)季節(jié)性因素能否帶來足夠的需求,將影響油價未來的走勢。
他表示,8月底和10月底是兩個窗口期,留給油價需求證偽或證明的窗口期正在逐漸的關閉。在傳統(tǒng)中的季節(jié)性因素到來之前,如果沒有足夠需求的恢復(航空,交通運輸)等,油價如果無法進一步上行,今年很可能最有利的季節(jié)性窗口期過去。
但是能夠支撐價格的核心因素也是在于隱含有Q2-Q3季度需求的預期,如果需求最終依舊疲軟,航空交通運輸遲遲無法恢復,隨著時間的推移,再迎來一些政治,大國,大選等風險事件,時間將是最大的敵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供應支撐的邊際減弱,需求如果遲遲不能補上來,那么這對于脆弱的油價來講絕對不是什么好事情。
全球原油需求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早前沙特下調(diào)原油出口價格被看作是此次油價下挫的刺激因素。
有媒體稱,沙特將下調(diào)10月份對亞洲、美國和西北歐及地中海地區(qū)的原油出口價格。這意味著OPEC頭號產(chǎn)油國也不確定需求能否較好的恢復,這一舉動也被視為原油需求疲軟的最新跡象。
從需求角度來看,OPEC在此前發(fā)布的7月石油月報中承認,今年全球原油需求比此前預期惡化,并再度下調(diào)今年全球油需預期,預計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減少910萬桶/日,總量至9060萬桶/日。
報告警告稱,2020年下半年原油與成品油的價格將繼續(xù)受到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和全球石油庫存增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