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個月左右的持續上漲后,銅價于近日陷入高位盤整狀態。一方面,銅價累計漲幅經較大,市場畏高情緒有所顯現,整體波動幅度加大;另一方面,中美關系因休斯頓領事館事件而進一步緊張 ,市場風險偏好受到影響,短期需謹防回調風險。

1.中美關系引發短期宏觀擾動
7月21日,美方突然要求中方在當地時間7月24日下午4時前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領館人員將被要求離開,中方對此強烈譴責、堅決反對。7月24日上午,中國外交部通知美國駐華使館,中方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并對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提出具體要求。中美關系再度陷入緊張,市場風險偏好明顯回落。受此消息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快速貶值,基本金屬價格應聲下跌。毫無疑問,中美沖突再起短期對于宏觀情緒產生了明顯沖擊,可能會令投資者對經濟恢復的持續性和強度產生擔憂。
不過從中長期來看,中美矛盾并不是于近日開始發酵的短時問題,而是自2018年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國際關系和大國博弈問題,是長期存在的。而從當前整體宏觀環境來看,由于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各國都采取了極其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美國自3月底以來就實行無上限的量化寬松政策,并且正在商討推出新輪經濟刺激方案,規模將超過1萬億美元。歐盟峰會也于7月21日達成“史上最強”經濟刺激計劃,設立總額7500億歐元的“恢復基金”。全球經濟刺激的措施還在不斷出臺。從美國新冠疫情發展情況來看,新增確診人數還在不斷上升。下半年美國將進行總統大選,面臨經濟和疫情的困境,美方政府的應對措施可能是持續的寬松貨幣和刺激經濟。因此,當下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預計會繼續推進,那么在整體宏觀環境上對于銅價的支撐仍存,與之對應的是美元指數的持續下行。短期需要密切關注中美兩國的表態及進一步動作 ,如果形勢緩和,那么銅價回調將提供良好的做多機會;但是如果形勢進一步升級,則全球風險偏好可能進一步遭受打擊,使銅價承壓。

2.供應緊張格局持續
供應方面,海外疫情對于礦端的干擾仍然嚴峻。銅精礦現貨TC自3月以來持續走低,截至7月17日,已經跌破50美元/噸,報49.85美元/噸,也是近幾年來低位水平。近期,南美地區主要銅生產國的供給問題持續發酵,智利銅礦工人罷工事件仍在發酵,Antofagasta旗下的Centinela和Z aldivar因薪資談判破裂計劃罷工,目前進入政府調停階段;而秘魯的抗議者近日襲擊了Las Bambas銅礦的一支車隊,秘魯供應也可能受阻。南美在疫情沖擊下,銅礦干擾因素加大。此外,根據百川資訊,非洲的礦山現在采取更為嚴格的措施,整個礦山只許進不許出,因此7月的礦山發貨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6月我國銅精礦進量為159.4萬噸,環比下降5.7%,為連續第二個月下滑。目前主要產銅國受疫情影響,已出現部分新建項目放緩、運營成本和效率下滑等問題,短期內供應干擾擔憂難減。

3.庫存低位支撐仍存
庫存方面,隨著國內消費的邊際轉弱,以及前期進口的大增,國內庫存開始回升。截至7月23日,上期所庫存報15.86萬噸,保稅區庫存報20.6萬噸。雖然國內庫存已經轉為增庫,但現貨仍維持升水格局,整體消費仍有支撐。此外,國家電網宣布將今年電網投資提高到4600億元,由于上半年投資進度慢,下半年存在趕進度的可能。
海外方面, 隨著復產復工的推進,制造業復蘇帶動銅需求逐漸回暖。自5月中旬起,LME庫存持續下降,截至7月23日,LME銅庫存下降至14.38萬噸,較5月中旬下降了近50%。注銷倉單比例持續攀升至50%以上,其中亞洲庫的注銷倉單比例在94.44%高位。LME庫存的快速下降帶動了現貨走強,LME0-3 back結構不斷擴大至25.5美元/噸。
整體來看,海外庫存有向國內轉移的跡象,庫存表現星現外降內增的格局。但是從總量上來看,全球庫存仍處多年低位且還在不斷下降,對銅價仍然具有較強支撐。

總體來說,銅基本面整體依然向好,供應緊張格局持續,全球庫存仍處多年低位且還在不斷下降,對銅價仍然具有較強支撐。短期中美關系發酵對于市場情緒產生了明顯沖擊,但是經濟刺激持續推進下,整體宏觀環境仍然寬松。密切關注中美兩國的表態及進一步動作 ,如果形勢緩和,那么銅價回調將提供良好的做多機會;但是如果形勢進一步升級,則全球風險偏好可能進一步遭受打擊 ,使銅價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