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情緒的打壓下,周四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尤其是有色金屬板塊出現大幅回落。滬銅、滬鋁在周初創下高點后,近兩日進入調整。截至昨日日間收盤,滬鋁跌3.52%,滬銅跌3.24%。不過,昨日夜盤時段,滬銅、滬鋅、滬錫等有色品種小幅收紅。
“可以看到,今年3月底以來上證指數漲逾20%,象征著A股步入技術性牛市。而在期貨領域,同樣作為中國經濟‘晴雨表’的銅價也已經上漲接近50%,早已大步踏入牛市。”南華期貨咨詢服務部鄭景陽說。不過,銅價在周一創下近兩年的新高之后,和A股一起連續三天出現調整,周四滬銅更是大跌逾3%。究其原因,他認為主要是獲利盤的了結,近期銅價上漲過快導致多頭獲利盤的拋壓有集中釋放的需要,但是從周線來看,銅價仍然處于上升趨勢。
在他看來,當前影響銅價的核心因素依然是金融屬性。美聯儲史無前例的“大放水”導致市場流動性異常充裕,因此在美聯儲沒有明確收緊貨幣政策之前,很難說銅的“牛市”已經結束了。而且南美疫情持續發酵,導致銅礦的供給出現明顯損失。但是受益于中國需求的復蘇,尤其是基建和房地產的拉動,銅的需求依然表現較好,所以盡管國內庫存近期出現小幅增加,但LME的庫存依然在下降。因此他預計銅價調整空間有限,繼續維持偏強的判斷。
“周四市場遭遇空頭力量的宣泄,加之滬鋁7月合約交割完成之后,現貨緊缺及倉單低位壓力大幅釋放,導致鋁價大幅下跌。”建信期貨有色研究員余菲菲說。
當日滬鋁主力2008合約收盤報13975元/噸,跌幅達3.52%,減倉8419手至129363手,而10月合約有較明顯增倉。在價差方面,近月back持續收窄,2008與2009合約收盤價差報-180元/噸。庫存方面,7月16日,電解鋁緩慢去庫態勢延續,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周度小幅下降0.4萬噸至70.8萬噸。
余菲菲認為,有色期貨板塊整體資金流出,鋁市亦難獨善其身。“后市來看,國內鋁錠社會庫存繼續小幅下降,低位下現貨升水維持,需關注后期庫存變化以及需求市場情況,市場面臨的風險依舊在下游需求端能否維持亮眼表現。因需求增長的邊際效用減弱,鋁價在繼續上沖15000關口后明顯畏高,多空雙方均不戀戰,資金流出較多。”她表示,鋁價連續上漲之后面臨技術性修整,短期下破萬四關口之后,下方支持看向135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