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至2020年4月30日,除部分上市公司因疫情影響推遲發布年報,絕大多數公司的2019年的年報已經披露完畢。我們統計發現共有13家上市公司有銅冶煉廠,本文對這13家銅冶煉廠2019年報進行了財務分析。
截止至2020年4月30日,除部分上市公司因疫情影響推遲發布年報,絕大多數公司的2019年的年報已經披露完畢。我們統計發現共有13家上市公司有銅冶煉廠,本文對這13家銅冶煉廠2019年報進行了財務分析。
這十三家上市公司分別是:銅陵有色(000630)、江西銅業(600362)、金川國際(02362.hk)、大冶有色(00661.hk)、云南銅業(000878)、紫金礦業(601899)、豫光金鉛(600531)、西部礦業(601168)、錫業股份(000960)、恒邦股份(002237),中金黃金(600489)、白銀有色(601212)和金田銅業(601609)。只有中金黃金一家企業因疫情影響推遲了年報的公布時間,其他均已如期公布。
2019年至今上市的銅冶煉企業發生了兩件重量級的大事,第一件是:江西銅業收購恒邦股份,成為其大股東;第二件是:金田銅業成功從新三板轉板至主板。
2019年以來全球經濟貿易增速顯著放緩,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速持續下行,新興經濟體下行壓力加大。美國政府推行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導致世界經濟增速下滑,同時各國尤其是發達經濟貨幣與財政政策的效果減弱,加之全球總需求不足也嚴重抑制了全球經濟的增長。國內經濟總體保持平穩運行態勢,但也面臨中美貿易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工業運行穩中趨緩、物價水平上漲較快、投資需求不振、消費需求不穩、區域增長不平衡加劇等情況。
2019年銅價總體表現為窄幅震蕩。
2019上半年,年初全球主要經濟體弱勢復蘇,但在5.1期間中美貿易戰再起波瀾,銅價出現快速下跌,上半年銅價表現為先揚后抑。下半年,美聯儲分別在7月和9月降息兩次,20多個國家和地區跟隨降息。中國繼續從擴大開放、擴大基建、支持實體企業等方面入手穩經濟。
2019年12月,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市場避險情緒降溫,銅價結束低位震蕩并反彈。2019年倫銅最高上探至6609美元/噸,最低觸及5518美元/噸,年底收于6149美元/噸,全年均價為6005美元/噸,同比下降8%。國內市場銅現貨平均價為47739元/噸,同比下跌5.8%。下面讓我們來詳細解讀這12家上市公司的年報:(以下數據均摘錄自其2019年年報)
一、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1)從上表可以得知,除金川國際、豫光金鉛和白銀有色外的其他9家上市公司,在2019年的營業收入均出現同比上升。
恒邦股份營業收入同比漲幅最大,達到34.60%,主要原因是其子公司貿易業務量增加所致,這從營業收入增加但凈利潤仍大幅減少也可以側面說明,其營業收入大幅增加并不是來自產品銷售的增加。
金川國際營業收入降幅最大,主要原因是:年內商品價格大幅下滑導致,尤其是鈷的價格2019年鈷的年度平均價為16116美元/噸,2018年時為69961美元/噸。
豫光金鉛營業收入降幅第二大,主要原因是:2019年公司生產系統大修,公司主要產品陰極銅產銷量下降(18年陰極銅的產量為12.57萬噸,19年下降至11萬噸,下降1.57萬噸),電解鉛、陰極銅銷售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所致。
2)2019年上述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出現明顯的分化,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企業:
1類是:穩定增長類如:銅陵、紫金、西部礦業、大冶有色和云南銅業,其在營業收入穩步提升的情況下,凈利潤也跟隨出現較好的增長,其中表現最突出的是云銅銅業,隨著新產能(赤峰云銅40萬、中鋁東南銅業40萬)的釋放,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明顯上升;大冶有色經過穩步發展,終于在今年成功扭虧為盈,預計隨著新生產線的投產,未來其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均會穩定增長。
1類是:受財務成本增加、外匯損失增加等原因影響;其凈利潤率在營業收入增加的背景下仍出現下跌,這類企業有:江西銅業、錫業股份、恒邦股份。其中江西銅業因收購恒邦股份需要支出較大的財務成本,是導致其在營業收入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其凈利潤只錄得小幅增加。
1類是:受營業收入減少,且其他支出(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研發費用增加)減少影響,凈利潤率大幅上升,豫光金鉛和白銀有色就是這類企業的代表。
1類是:該企業主營業務經營情況不佳,導致凈利潤同步下降,金川國際就是這類企業的代表。
總的來看,2019年因受各種原因影響,多數企業的凈利潤都出現同比增長,表現要較18年好。
3)從凈利潤額來看,2019年全部12家企業的凈利潤都為正。紫金礦業的凈利潤額最高為42.83億元,成為最賺錢的企業。第二位是江西銅業為24.66億元;第三位是西部礦業為10.07億元。
4)從扣除非經常性損益與凈利潤的比值來看,多數企業的匹配度還是挺高的,均在75%以上,但也有1家的情況是比較特殊的。白銀有色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其凈利潤變為負增長,大幅下降了716%。出現如此大的跌幅原因有以下兩點:
1,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0.35億元,上年為0.25億元;
2,除套保外的金融資產收益為14.18億元,上年為0億元。
二、主要產品的毛利率及其變化情況
從上圖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2019年陰極銅的平均毛利率為3.55%,較2018年的3.74%下跌了0.19%。銅加工費下跌是主要原因:具體表現為2019年TC(銅加工費)的長協價為80.8美元/噸,較2018年時的82.25美元/噸,下降1.45美元/噸。受此影響幾乎所有冶煉廠的電解銅毛利率都出現了下降,只有豫光金鉛和寧波金田的毛利率出現逆勢上漲,豫光金鉛出現上漲的原因是:19年其采購成本下降幅度大于成品市場價格下降的幅度。寧波金田出現上漲的原因是:19年廢銅采購成本較大,用廢銅生產電解銅利潤上升。
此外,需要特別關注的一項數據是,那就是紫金礦業的礦山產陰極銅,毛利率高達36.65%,同比上升3.12%。這表明:冶煉廠自有礦山產銅的毛利是非常高的,這也是各大冶煉廠努力提高自有礦產出的主要原因。
另外,還有一項數據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廢銅冶煉的利潤;
以江銅清遠和寧波金田為例,他們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在2019年時均出現明顯上升,主要原因是受廢銅與電解銅的價差擴大影響,廢銅煉銅利潤提高。
2)銅下游產品,雖然各廠沒有直接公布,但我們仍能從一些細節可以看出,受銅價下跌和市場競爭激烈令銅材加工費下降的雙重打擊,多數銅加工行業(銅桿、銅管和銅箔企業)的凈利潤率在2019年都出現了下跌,漆包線、銅板帶和銅棒行業凈利潤率略為上漲。下面以江銅、寧波金田和銅陵為例來說明:
其中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銅箔行業,銅箔在2017年時凈利潤率普遍有將近20%,但兩年均出現下跌,而且跌幅比較大,到19年時,行業平均凈利潤率已經降至7.4%左右。盡管如此,銅箔行業仍是眾多銅加工業里利潤率最高的。出現如此走勢的原因是:近兩年國家大幅下調了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再加上新銅箔廠不斷投產競爭加大,令銅箔加工費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凈利潤下降。
漆包線行業因環保問題淘汰了部分企業,行業集中度上升,凈利潤率有所上升。
銅板帶和銅棒行業,因用廢銅較多,且19年精廢價差擴大,凈利潤率也有所上升。
總體來看,2019年銅加工行業的凈利潤率的排序如下:銅箔>銅棒>銅板帶>漆包線>銅管>銅桿
3)冶煉廠的副產品之一,硫酸,其2019年的毛利率普遍出現下跌,如銅陵有色化工類的毛利率同比下跌了7.05%;江銅化工類的毛利率同比下跌了9.05%;豫光金鉛硫酸的毛利率同比下跌65.37%;恒邦股份硫酸的毛利率同比下降127.84%。
導致該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2019年硫酸價格持續走低。具體來看:從年初開始國內酸價便開始了漫漫下行之路,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年末。首先我們以山東、安徽區域冶煉酸價格作為代表,年初山東98%冶煉酸出廠報價在250-340元/噸,安徽區域98%冶煉酸出廠價在280-350元/噸,到年中時山東98%冶煉酸出廠報價降至80-160元/噸,安徽區域98%冶煉酸出廠價降至130-200元/噸,而截至19年年末,價格再創新低,山東98%冶煉酸出廠報價在0-90元/噸,安徽區域98%冶煉酸出廠價在60-100元/噸。
4)冶煉廠的副產品黃金和白銀的毛利率均有所上升,主要得益于金銀價格的走高。
2019 年,國際黃金和白銀價格整體表現為尚可,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現貨收盤加權平均價為312.06元/克,同比上漲15.41%。白銀TD合約年均價為3,896 元/千克,同比上漲8.14%。
三、 各冶煉廠環保排放情況
2019年各冶煉企業繼續加大環保力度, 19年環保排放標準均達標,而且都在向特別排放標準靠攏(二氧化硫100mg/m3,顆粒物10mg/m3)。此外,從全年排放總量來看,19年各煉廠的排放量均較18年大幅下降,只有幾家企業排放總量較18年略有上升,但即便是上升也遠遠低于核定的排放總量。總體來看,我們認為因環保問題而被迫停產的銅冶煉企業將不會出現。
四、 各冶煉廠的銅精礦和精煉銅2019年產量及2020年生產計劃
從上圖可以得知,只有兩家企業銅礦(江西銅業和紫金礦業)產量上20萬噸,其余都不到10萬噸,可見我國銅冶煉企業銅精礦的自給率實在太低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冶煉廠也意識到這一點,近幾年都加大了對國外銅礦的收購。其中紫金礦業表現最為突出,成績也有目共睹,19年銅礦產量的增幅高達36.99萬噸,而且隨著旗下礦山不斷釋放產量,未來幾年紫金礦業的銅精礦產量將繼續增加,2020年他們的目標是41萬噸,增幅為10.08%,增量為4.01萬噸。
上述十三家銅冶煉廠的2019年全年電解銅的產量共678.65萬噸,增量為57.31萬噸,同比增加9.22%,連續兩年(18年為9.17%)的增速都在9%以上,是名副其實的投產大年,預計未來增速將會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產量為978.4萬噸,這13家企業占全中國電解銅產量的69.36%,該數據較上年同期上升了0.54%,我們預計隨著新增產能的釋放,以后行業集中度將繼續提高。
具體到各家冶煉廠的情況:因19年為檢修大年,有5家冶煉廠因此而出現減產,其中降幅最大的是白銀有色降幅達-29.04%,出現如此大降幅的原因是:公司新投產的閃速爐于5月點火成功,下半年處于試生產狀態。增幅最大的是西部礦業高達76.18%,其旗下的青海銅業于18年年末順利投產是主要原因。增量最大的則是云銅銅業,19年增量為43.48萬噸;19年3月東南銅業實現達產達標;赤峰云銅第一條生產線于5月投料帶負荷試車、8月實現達產達標,第二條生產線10月投料帶負荷試車,12月已實現達產達標。
另外,統計他們2020年的生產計劃可知:19年將合計生產717.34萬噸,增加38.69萬噸,增幅5.7%。其中,增量最大的是:紫金礦業,達到9.86萬,原因是其黑龍江多寶山銅業(年產能15萬噸)在19年年末投產,20年將全面達產。其次是,云南銅業,計劃增加9.49萬噸,原因是其赤峰云銅第二條生產線在19年12月實現達產達標。總體來看:2020年沒有一家冶煉廠計劃減量的;不過2020年受疫情在全球大面積蔓延,各國礦山生產都受到嚴重影響,各冶煉廠能不能完成計劃量變數較大。
五、各冶煉廠的年末庫存情況
各大冶煉廠年末庫存普遍都不高,多數企業常年只留不到4千噸庫存跨年;2019年年底只有四家企業留超1萬噸庫存跨年,分別是江銅的28萬噸、云南銅業的2.22萬噸,白銀有色的1.3萬噸和銅陵的1.16萬噸。其中江西銅業的增量最大,較往年增加了23.84萬噸,其次是云銅增加了1.56萬噸。
展望2020年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且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的特征更趨明顯,全球資源民族主義保護主義抬頭,中美貿易摩擦呈現出長期性、全域性和復雜性,我國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公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影響持續深化,宏觀形勢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風險挑戰加劇。
另外,新冠病毒引發的疫情已在全球多國蔓延,且中美摩擦又起波瀾。若海外疫情得不到快速有效控制,進而觸發金融危機和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則銅消費也將受到極大影響。
從行業基本面來看
供應端:20年全球仍有超過50萬噸的新增冶煉產能投放;但受疫情影響,全球礦山產量出現下降,自2月中旬以來銅精礦零單價格持續下降,由最高時的71美元/噸下降至5月中旬時的54.5美元/噸,預計短期內都難以得出現明顯好轉,20年冶煉廠的凈利潤預計將繼續下降。此外,作為重要副產品的硫酸,今年的價格仍在低位徘徊,難以提升冶煉廠的利潤。唯一值得期待的是金銀的價格位于高位,這將對冶煉廠的利潤有一定的貢獻。
需求端: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國紛紛限制外出和生產,截止至5月中全球仍有大部分地區仍未解禁,需求端受嚴重沖擊。只有中國等少數國家已經大致恢復正常。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為應對前期疫情帶來的影響,紛紛出臺多項政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給予公司財稅、降成本、穩崗創業、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并加快推進部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基站、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上述產業的發展,與銅及銅基材料應用高度相關,給銅消費帶來新的增量,是20年銅消費增速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