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疫情導致的鋅需求銳減,將導致秘魯和印度等主要產鋅國今年減產,并導致市場出現大量過剩,這將打壓用于煉鋼的鋅的價格。
疫情擾亂了全球市場,并打擊了建筑和交通等鋅密集型行業的需求。
這導致基準鋅價今年下跌約18%,至每噸1920美元左右。
蒙特利爾銀行資本市場(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Colin Hamilton表示:“鋅存在巨大的需求問題,除非你看到供應大幅減少,否則我們仍預計今年會出現健康的過剩。”
Hamilton表示,目前鋅的水準可能迫使更多供應流出市場。
BMO預計,與2019年基本持平的需求相比,今年全球鋅需求將下降約6%。Hamilton說,這是建立在下半年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上的。
該機構預計,今年1400萬噸鋅市場將出現33.5萬噸過剩,高于此前估計的15萬噸。新的預測與路透調查的預期一致。
為了減緩疫情傳播,世界各國政府已經實施了封鎖,并關閉了采礦等非必要行業。
秘魯和墨西哥占全球鋅礦供應的16%,必和必拓(BHP)和泰克資源公司(Teck Resource)旗下的Antamina和紐蒙特黃金公司(Newmont-Goldcorp)的Penasquito等礦山已暫時關閉。
Nexa Resources還關閉了秘魯的三家鋅礦,而住友商事(Sumitomo)位于玻利維亞的San Cristobal也關閉了。
印度斯坦鋅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說,該公司在印度的業務在停產幾周后正在加大力度。該公司的年產量約為100萬噸。
在中國,礦山供應趨緊已推動現貨處理費從今年早些時候的每噸近300美元降至255美元,為一年低點。
CRU高級基本金屬分析師PaulWiggers De Vries表示,來自中國本土礦山的精礦供應短缺,也對冶煉廠利潤率構成壓力,加大了減產的可能性。
鋅價暴跌令礦商的利潤率承壓。
花旗(Citi)估計,按當前價格計算,約有25%的鋅礦商處于虧損狀態,預計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將有約80萬噸鋅礦面臨停產風險。
花旗分析師Oliver Nugent稱:“在這樣的水平上,要么你會看到大型礦商因利潤率而主動削減供應,要么你會看到小型礦商被擠出市場。”
現貨庫存表明市場供應充足,3月中旬中國庫存飆升至逾16.9萬噸,上周降至15.8萬噸左右。
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Wenyu Yao表示:“到目前為止,鋅的希望都寄托在基礎設施投資上,但今年的需求增長仍將趕不上供應增長,導致市場出現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