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報道,隨著中美消費需求放緩,今年全球汽車銷量或將出現自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
11月25日,惠譽評級援引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的數據表示,今年全球汽車銷量預計將下滑310萬輛左右,降幅超過2008年。汽車銷售放緩正在沖擊全球制造業。
惠普首席經濟學家布賴恩·庫爾頓指出:“自2018年中期以來,全球汽車市場的低迷使得制造業下滑嚴重,汽車銷售比惠譽5月份的預期還要糟糕。”
去年全球乘用車銷量自2009年以后首次出現下滑,從2017年的8180萬輛下降至8060萬輛,而今年全球銷量或將再次下降4%。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今年前10個月中國車市新車銷量同比下降11%,成為全球汽車市場下滑的主導因素之一。庫爾頓表示,信貸增長疲弱、二手車銷量上升以及新的排放標準拉低了新車銷售。
庫爾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根本上看,柴油車的環境污染、預期的監管反應以及網約車和拼車的發展都在給汽車需求制造壓力。”
美國的新車市場同樣不容樂觀。隨著車市降溫,通用、福特和本田都削減了產量。惠譽預計,今年美國汽車銷量將下降約2%,至1690萬輛。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市場同樣正在下滑,西歐車市預計也將出現萎縮。
此次并非汽車行業第一次收到預警。此前咨詢公司AlixPartners和汽車數據公司Edmunds就曾預計美國汽車銷量出現下滑,因成本上升和銷售放緩給汽車制造商帶來壓力。
惠譽評級認為2020年全球汽車市場難以出現反彈跡象。庫爾頓最后總結道:“盡管2020年全球制造業不會急劇下滑,但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總體上趨于穩定,并不會發生大幅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