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本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包括中國在內的186個國家共同通過了一項決定,不再允許發達國家將其塑料垃圾隨便丟給發展中國家處理。報道指出,這對國際間的垃圾進出口施加了更進一步的嚴格限制。
日媒稱,這種情況下,中國自去年起禁止進口塑料垃圾的影響正在擴大。占據世界廢塑料出口前兩位的美國和日本,去年出口總量已比前一年減少了30%。減少的部分成為了日本地方政府的負擔,為此,日本多地都在苦思對策。
據美國回收業界表示,在過去的10年間,美國的廢塑料出口量為世界第一。2017年的出口量為167萬噸,其中的三到四成運往中國。
然而,由于中國政府從去年1月開始禁止進口來源于生活消費的塑料廢品,美國去年廢塑料的出口量減為了107萬噸,比去年減少了36%。而其中面向中國的出口則減少了89%。
占據廢塑料出口量世界第二的日本,與美國的情況也十分相似。日本貿易振興機構表示,日本2017年的出口量為143萬噸,其中有52%銷往中國。但在去年,其出口量將為了101萬噸,比去年減少了30%,其中運往中國的出口量占比減少到了5%。
據了解倒,在中國為防止環境污染對塑料垃圾明確說“不”后,廢塑料出口大國美國和日本對華出口廢塑料的數量與去年相比減少了九成。日媒稱,由于垃圾出口量總體減少,垃圾問題對于日美兩國已迫在眉睫。
據日本廣播公司13日報道,從去年1月起,中國政府為防止環境污染禁止進口廢塑料。美國作為廢塑料出口數量世界排名第一的國家,其出口量由前年的167萬噸減少至去年的107萬噸。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數據顯示,廢塑料出口量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前年的出口量為143萬噸,今年則減少至101萬噸。
報道稱,據統計,日美兩國向中國的出口都分別減少了約90%.。
另一方面,日美兩國對東南亞的垃圾出口在去年大幅增加,美國對馬來西亞的垃圾出口量增加了66%,對泰國的出口量則較前年增加了3倍,達到了11萬噸。但據報道,東南亞國家也相繼開始加強垃圾進口管制。另外,根據相關國際條約,自后年起,在出口塑料垃圾時需要事先征求對方國家的同意。
報道稱,日美兩國由于垃圾出口量整體減少,導致國內塑料垃圾的數量不斷增加,許多城市為此感到十分困擾。
英國衛報指出,自從中國禁止進口以塑料垃圾為主的“洋垃圾”以來,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就成了美國、日本等國家傾倒垃圾的對象。但目前這些東南亞諸國也正在加強對廢塑料的進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