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脹壓力下,美聯儲不得不更加注意貨幣政策,也在四季度開始縮減購債計劃,并可能在12月加速縮減,美元指數全年也走勢偏強,整體上行,人民幣美元匯率基本維持平穩。因此,2021年倫銅和滬銅走勢大體一致,并未出現明顯的偏離。
一、 行情回顧
2021年銅價走勢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年初至5月上旬產生年內高點,這一階段國內國際經濟局面仍然處于2020年疫情過后的復蘇之中,銅價延續2020年的持續上行走勢,迭創新高,最終達到5月10日的年內高點78270。第二個階段是從5月中旬開始到年末,這一階段銅價波動的主導因素是美國通脹預期,其中下半年受到全球減碳政策導致的能源危機影響出現過短暫拉升,但整體處于7萬點附近的寬幅區間震蕩行情中,最低至8月20日的65770,最高至10月18日的76700,但其中漲勢和跌勢持續時間均較為短暫。
中長期來看,自從2011年跌破55周均線后,55周均線就成為滬銅反彈行情的臨界點。2020年6月滬銅站上55和89周均線后一直保持在其上運行,技術上看,銅價整體走勢仍然較為穩定,預計中期大概率仍保持高位運行。
2021年國內貨幣政策稍微偏緊,人民銀行也十分關注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多次出手平抑人民幣升值過快的壓力。與之對應,在通脹壓力下,美聯儲不得不更加注意貨幣政策,也在四季度開始縮減購債計劃,并可能在12月加速縮減,美元指數全年也走勢偏強,整體上行,人民幣美元匯率基本維持平穩。因此,2021年倫銅和滬銅走勢大體一致,并未出現明顯的偏離。
展望2022年,美聯儲鮑威爾連任之下,中美貨幣政策大概率延續當前較為穩健的走勢,美聯儲大概率不會貿然加息,貨幣政策因素對有色金屬價格影響將會較2020年和2021年降低,不過需重點注意年中美聯儲加息時點。
二、 國內宏觀經濟情況
1. 2022年全國經濟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總基調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
會議認為,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會議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我們既要正視困難,又要堅定信心。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會議強調,明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這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
2. 2021年中國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圖片
由于國內2020年率先開始疫情后的恢復,因此相對于國外在2021年面臨的歷史性通脹壓力而言,2021年國內貨幣政策和物價水平都相對穩定。國內資金面整體保持穩定,M2數據年內均在同比增長8%上方波動,國內經濟前低后高,但整體保持穩定,且較19和20年均有明顯增長。
但四季度國際能源危機帶來的大宗商品原材料輸入性通脹大幅拉動國內PPI數據,也為國內制造業和央行貨幣政策帶來了較大挑戰。目前看來央行有能力也有魄力保持國內貨幣政策的穩定健康運行,且2022年也大概率保持相對穩健的貨幣政策,預計2022年一季度國內物價存在上漲壓力,而后續國內物價和貨幣政策將會回歸穩定,國內經濟2022年可能出現前低后高的走勢,對應銅的宏觀基本面也面臨前低后高的格局。
3. 中國2021年制造業數據增速放緩
2021年國內制造業PMI經歷了上半年的高增長到下半年的整體穩定的變化過程。11月官方制造業PMI升至50.1重回50上方,財新制造業PMI意外回落至49.9.官方和財新制造業PMI走勢分化,但均保持在50的臨界點附近。說明國內制造業企業仍然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但在國家平抑大宗商品上漲勢頭的情況下,情況開始好轉,預計未來2022年國內制造業將基本保持當前水平。
4.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反應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受到疫情因素影響,2020年初國內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降。而3月份之后國內經濟快速復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幅上升。至2021年2月國內固定資產投資見頂后持續回落。需要注意的是,相對較為敏感的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下半年出現了量和占比的雙重下降,表明當前國內市場投資熱情不足,未來經濟增長面臨較大挑戰。
三、 重點相關產業分析
1.房地產行業從快速增長進入相對穩定階段
相對于2019年,2021年1-10月國內房地產新開工面積下降10%,房地產銷售面積上升6.2%,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上升13.2%。國內房地產行業景氣度較高,但較上半年繼續減速。另一方面,中國恒大債務問題基本確定走向資產重整,官方定性個體案例可以接受,不影響國內房地產行業整體走向。在全面降準和定向降息的支撐下,預計房地產行業將在中期維持穩定走勢。
2.汽車行業較去年有所收縮,但新能源車增速較高
2021年1-10月國內汽車產量大幅上升,同比2020年大幅上升7.1%,較19年同期約上升2.7%。國內汽車行業整體情況小幅樂觀,但二季度國內汽車產銷量較一季度下降,10月產量與去年同期接近,預計21年全年總產量可能較20年保持穩定。
四、 供需狀況分析
1. 全球銅礦產能可能觸底回升
本輪銅礦收縮周期已經接近結束。銅礦周期性特征很明顯,總體看,如果需求增速快于供應,則價格上漲。2011年-2016年,全球銅礦石產量持續走高,每年同比上升在5%左右。2017年開始,全球銅礦產量出現了一定的波動,2017-2019年全球銅礦石產量基本保持穩定,2019年受到南美礦山罷工影響,銅礦石產出明顯下降,2020年疫情因素也將影響到全球礦石產量。
但隨著紫金礦業位于剛果(金)的卡莫阿-卡庫拉銅礦2021年中正式開始第一期試工為標志,全球銅礦產能收縮的周期有大概率正式結束重新進入擴張周期。卡莫阿-卡庫拉銅礦是新世紀全球重大的銅礦發現之一,全面開發后,高峰期年產銅超過80萬噸,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銅礦。
預計未來3-5年全球銅礦產能再度進入擴張周期,全球銅礦石供應中性偏寬松,2021年可能保持供需平衡狀態,而22年開始銅礦石供給可能小幅過剩,但仍需關注疫情等因素的影響。
2. 銅需求旺盛,冶煉行業情況樂觀
從2016年,銅加工費達到高峰后,近年來銅加工費持續下行。今年的加工費隨著上半年銅價創出歷史新高而大幅上升,此后8月開始一直保持在TC粗煉費62美元/千噸左右。
2021年國內銅產量延續高位,前4個月同比2021年產量大幅上升15.3%,再創歷史新高。5月開始國內銅產量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10月限電影響國內銅產量小幅下降,1-10月國內銅產量累計同比上升8.4%。國內現貨端銅供應存在一定的壓力,利好銅價。
3. 全球銅供給小幅缺口
根據ICSG調查的全球銅供需情況,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供需整體表現為小幅缺口,主要由于疫情因素影響,歐美經濟復蘇導致的精煉銅供給壓力較大。但全球疫情和電力供應仍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預計2022年全球銅供需可能大致保持緊平衡狀態。
五、 宏觀熱點分析
1、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回歸中性
統計局:中國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3.9%,預期4.7%,前值4.9%。中國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 13.7%,預期13.8%,1-10月為14.9%。中國1-11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預期5.4%,1-10月為6.1%。中國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3.8%,預期3.7%,前值3.5%。中國1-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0.1%,預期10.4%,1-10月為10.9%。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7314億元,同比增長6.0%;比2019年1—11月份增長13.2%,兩年平均增長6.4%。其中,住宅投資103587億元,增長8.1%。
中國11月財新制造業PMI 49.9,前值50.6,預期 50.5。中國11月官方制造業PMI 50.1,預期49.6,前值49.2。中國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4.6%,前值增長16.30%。
12月6日晚間,央行公告稱,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支農、支小再貸款自2021年12月7日起下調0.25個百分點,下調后3個月、6個月、1年期再貸款利率分別為1.7%、1.9%、2%。這是時隔一年多人民銀行再度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
中國11月官方制造業PMI升至50.1略超50的臨界點,而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則意外回落至臨界點下方的49.9。11月官方和財新制造業PMI再度出現走勢分化,但均在臨界點附近,表明國內制造業情況基本穩定,前期原材料緊張帶來的壓力減小。
在宏觀政策調控之下,10月下旬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大幅回落,這也對國內經濟帶來了較為積極的影響,10月-11月國內制造業情況好轉,制造業PMI回升,保持在50的臨界點附近。10-12月國內資金面小幅寬松,四季度人民銀行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將持續發力支持國內產業轉型升級,12月初央行再度宣布全面降準0.5%和定向降息,國內資金面得到支持,后續小微企業有望恢復活力。
展望中期(3-6個月),央行春節前再度放水的可能性較低,預計12月至明年一季度國內資金面和政策面偏向穩定,國內經濟大概率維持在當前情況,處于蓄勢階段。相應的,正逢有色金屬淡季,預計銅基本面將不會出現較大波動,很可能繼續運行在當前震蕩行情中。
2、歐美經濟復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美國1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21萬大幅不及預期,預期為55萬,前值為53.1萬,創下今年以來的最小增幅。總就業人數仍比去年2月的疫情前水平少390萬左右,即2.6%。美國11月Markit制造業PMI終值:58.3;預期:59.1;前值:59.1,創2020年12月以來新低。美國10月貿易帳錄得-671億美元,創1月以來最小貿易赤字。
歐元區三季度GDP同比終值 3.9%,預期 3.7%,初值 3.7%。歐元區1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報58.4,初步數據為58.6。歐元區12月ZEW經濟景氣指數 26.8,前值 25.9。
進入冬季,11月歐美疫情再度上升,11月底新型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更是導致大量國家關閉入境。近期公布的美歐經濟和就業數據不及預期,預計12月歐美經濟數據仍然承壓。市場情緒受到一定壓力,同時通脹繼續高企對有色金屬短線走勢產生較大壓力。但從中長期看,新一輪疫情將很難帶來大的負面影響,各國貨幣政策預期也趨于穩定。考慮到當前全球能源供應充裕,原油價格大跌的情況下,預計有色金屬等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會回歸較為穩定的格局。
六、 2022銅價走勢可能前低后高
在宏觀政策調控之下,10月下旬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大幅回落,這也對國內經濟帶來了較為積極的影響,10月-11月國內制造業情況好轉,制造業PMI回升,保持在50的臨界點附近。10-12月國內資金面小幅寬松,四季度人民銀行碳減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將持續發力支持國內產業轉型升級,12月初央行再度宣布全面降準0.5%和定向降息,國內資金面得到支持,后續小微企業有望恢復活力。
展望中期(3-6個月),央行春節前再度放水的可能性較低,預計12月至明年一季度國內資金面和政策面偏向穩定,國內經濟大概率維持在當前情況,處于蓄勢階段。相應的,正逢有色金屬淡季,預計銅基本面將不會出現較大波動,很可能繼續運行在當前震蕩行情中。
進入冬季,11月歐美疫情再度上升,11月底新型變異病毒“奧密克戎”更是導致大量國家關閉入境。近期公布的美歐經濟和就業數據不及預期,預計12月歐美經濟數據仍然承壓。市場情緒受到一定壓力,同時通脹繼續高企對有色金屬短線走勢產生較大壓力。但從中長期看,新一輪疫情將很難帶來大的負面影響,各國貨幣政策預期也趨于穩定。考慮到當前全球能源供應充裕,原油價格大跌的情況下,預計有色金屬等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會回歸較為穩定的格局。
綜上所述,考慮到當前全球面臨通脹和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的挑戰、北半球冬季消費淡季等因素制約,中期銅價仍然面臨一定壓力,預計2021年12月至2022年一季度銅價延續當前67000-71000區間震蕩行情。而后續3月份開始的維穩預期疊加傳統旺季帶來的需求反彈可能帶動銅價從底部逐步攀升,重新走強。年中我們主要關注美聯儲縮債結束后,美國通脹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否需要提前開始加息步伐。美聯儲貨幣政策定性后,主導因素回歸全球經濟情況——春季疫情過后美歐經濟重新復蘇情況。我們預期2022年銅價全年可能出現前低后高的走勢,低點可能出現在2月。年中美聯儲貨幣政策節點之后,銅價可能在全球經濟復蘇的帶動下重新走強,預期2022年銅價維持在65000-78000區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