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10月12日消息:全球能源危機正在給銅市前景蒙上陰影,即使是看好銅市長期走勢的投資者也在擔心,電力短缺和工廠活動放緩,可能會在短期內引發銅價走軟。
作為衡量經濟健康狀況的可靠指標,銅正在成為分析師和學者的經濟先行指標,類似于用于判斷煤礦瓦斯含量的金絲雀。隨著天然氣和電力成本飆升,銅市可能面臨回調壓力,因為這會引發經濟滯脹,消費者和制造商的需求大幅下降,而商品和原材料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除了能源方面的考量,銅還是建筑商、汽車制造商和電子制造商必不可少的金屬。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不確定性,加上新冠變異病毒對經濟構成的持續威脅,促使投資者選擇觀望,至少目前是這樣。
總部設在紐約的Valent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杰伊·塔圖姆表示,短期內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主要是由于對中國經濟的擔憂。但是一旦世界經濟恢復正常增長,而且總體均衡增長,銅等工業金屬仍有充分的理由上漲。
今年5月10日時,LME期銅曾創下10,747.5美元的歷史新高,原因是新冠疫情封鎖限制引發了住房和消費品行業對銅的需求增長。許多交易商和投行押注銅價將會進一步上漲,因為除了制造業需求,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長期前景也有助于推動銅需求提高。美國銀行表示,如果同時出現主要供應問題,銅價可能達到20,000美元/噸。
不過自那之后,隨著中國房地產危機,加上德爾塔變異病毒擴散,銅價已跌至約9,300美元/噸。現在又爆發了能源危機,從疫情中復蘇的經濟體對煤炭、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強勁而供應增長滯后。花旗集團現在警告說,隨著未來三個月需求萎縮,銅價可能會再下跌10%。花旗集團駐倫敦大宗商品研究董事總經理馬克斯·雷頓表示,在電力、煤炭和天然氣危機面前,銅價后市看跌。令人擔憂的是,情況會變得更糟。
上周,最大的金屬消費國中國表示將允許能源密集型企業的電價上漲20%,國內大部分省份都在限制用電量。自疫情爆發以來,9月份中國制造業活動首次出現收縮。
在歐洲,IHS Markit衡量制造業活動的一項指標在9月份出現了2020年4月(即疫情開始的月份)以來的最大降幅。CF實業、Yara國際和BASF等公司表示將會減產,因為能源成本太貴,這也使得訂單、產量和就業增長大幅放緩。
由于現貨銅需求目前仍保持良好,雖然倫敦和紐約期銅合約的投機多單已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但是銅價仍比2019年底高出約50%。
到目前為止,對出現廣泛工業停電的擔憂尚未實現。一項衡量美國制造業的指標在9月份以四個月來最快的速度擴張,有17個行業報告增長。美國國會還在辯論拜登總統的經濟方案,該方案包括超過1萬億美元的國內支出。
對全球最大的銅貿易商托克集團而言,由于需求持續強勁,而全球庫存越來越低,因此銅價前景仍然樂觀。雖然能源緊縮對制造商造成打擊的風險正在增加,但到目前為止,隨著能源密集型冶煉廠縮減產量,能源緊縮對銅供應造成的影響更大。銅交易主管科斯塔·賓塔斯稱,拋開宏觀不利因素不談,如果看看全球庫存的下跌速度,很明顯市場正面臨嚴重的供應緊張。一些交易員強調,如果電力危機的短期痛苦令政治家和企業下定決心在未來投資需要大量銅的可再生能源系統,那么可能對銅市成為未來的利好支持。大多數國家已經發布了在未來幾十年內實現凈零碳排放的計劃。Valent資本股案例公司的塔圖姆,現在似乎是在壓彈簧,壓下來的時間越長,將來彈起來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