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銳鈷業8月17日盤后披露半年報,2021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20.8億元,同比增長100.79%;凈利潤3.56億元,同比增長473.98%;相比前一天的同行公司華友鈷業的業績可謂是同樣優異,華友鈷業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2.94億元,同比增長57.9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8億元,同比增長319.91%。
那么2個公司交出的半年度答卷的增長點究竟在哪?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所對其上半年主要業務和未來發展進行了分析,具體解讀如下:
受益銅鈷漲價,實現量價齊升
今年上半年,由于終端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長迅猛,1-7月零售累計銷量已達122.9萬輛,同比大增近40%,使得上游原材料銅和鈷的價格也是一路飆升,上半年SHFE銅均價6.67萬元/噸,同比+50%,長江有色鈷均價約35萬/噸,同比+33%。持續旺盛的下游需求和價格大漲的銅鈷促使公司主營業績大增:
(1)寒銳鈷業:利潤幾乎完全集中在銅和鈷兩個產品上,其中銅產品上半年實現營收8.97億元,利潤2.88億元(占比43%),鈷產品營收為11.82億元,利潤3.88億元(占比57%),而去年同期公司的鈷產品利潤才是今年的零頭(0.875億元),銅產品也剛剛才到1億元,可見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確充分收益于銅和鈷的高景氣。
(2)華友鈷業:銅和鈷業務并非公司的全部業務,但依舊占據大頭,占據總利潤的78%,上半年鈷產品營收37.56億元,毛利9.67億元(占比34%),YOY+192%;銅產品營收24.09億元,毛利12.45億元(占比44%),YOY+84%。公司銅、鈷品產量分別實現產量52861/ 18309噸,同比+9.24%/+26.07%;分別實現銷量 43835 /12206噸,同比持平/+17.82%。可謂是產銷兩旺,抓住了市場機遇。
除此之外,華友鈷業的前驅體的收入體量也是迅速提升,營收達到27.06億元,毛利5.34億元(占比19%),利潤增速更是位居三大業務之首,提升到了296%,未來利潤占比有望反超老牌業務銅鈷。
需求持續旺盛,爭相積極擴產
伴隨著終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持續大增以及銅、鈷量價齊升,上半年兩家公司業績的確優異,但為了滿足旺盛的下游需求,未來寒銳鈷業和華友鈷業的相關產品的產能毫無疑問也將迎來擴張:
(1)寒銳鈷業:目前公司已經擁有的產能情況分別是3.5萬噸電解銅、5000噸氫氧化鈷和3000噸鈷粉。除此之外公司的年產5000噸電積鈷項目預計將在2021年9月30日投產,贛州寒銳10000噸/年金屬量鈷新材料及26000噸/年三元前驅體項目預計也將在2023年11月30日投產。可見寒銳鈷業也是開始在做鈷銅資源-冶煉加工-三元前驅體-正極材料的一體化布局。
(2)華友鈷業:從公司的利潤占比就可以看出,公司正逐步從資源企業轉型為鋰電材料生產企業,上下游一體化也逐步成型,而未來的擴產布局也更多的放在了前驅體和正極,未來將實現衢州5萬噸/年高鎳三元(預計2022年投產)、華友新能源(衢州)5萬噸/年(預計2022年底投產)、華友廣西10萬噸/年產能(預計2023 年投產)以及華浦二期2.5萬噸(預計2022年投產)的擴產。值得一提的是,華友鈷業的鎳業務也將逐步落地,首批在印尼布局的華越6萬金屬噸濕法項目或將在年底投產,自2022年利潤將逐步釋放。
部分重要財務指標
(1)存貨周轉率達到三年同期新高水平,就具體產品來看,主要是因為上半年兩家公司產能擴大、采購增加以及原料價格上漲,而產品本身由于下游旺盛的需求,銷售情況良好而完全不存在積壓的危險,所以,存貨流動性很強,寒銳鈷業存貨周上半年轉率達到0.85,遠超去年同期0.77和前年同期0.72;華友鈷業存貨周上半年轉率達到2.58,遠超去年同期2.29和前年同期1.69。
(2)毛利率明顯大增,2021年上半年華友鈷業和寒銳鈷業的毛利率分別提升到了20.56%和32.53%,均為近三年同期最高。寒銳鈷業主要是因為鈷產品的毛利率對比上年同期大增20.28%到32.84%(另一主營銅產品增加較少,僅增加2.5%到32.15%),而華友鈷業則是因為除了貿易及其他毛利率同比為負以外,其他四項鈷產品(同比增加11.12%到25.74%)、銅產品(同比增加9.29%到51.7%)、鎳產品(同比增加7.57%到17.52%)、三元前驅體(同比增加5.64%到19.74%)合力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