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儲局拋銅得到確認。國儲局明確投放銅的國家儲備,投放的對象是有色金屬加工企業,實行公開競價。由此可以看出,國儲局拋銅具有明顯的傾向性,主要有兩個特點:
(1)國儲局拋銅是建立在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部署的背景下的,是國家政策的落實。
(2)投放的對象主要是金屬加工企業,而不包括貿易企業在內的所有銅市場參與者。供應端和需求端的直接對接,有利于防止部分銅貨源被中間商轉為隱性庫存,甚至被“囤積居奇”,這符合國儲局拋儲的目的。
本次拋儲將改變此前市場普遍看漲的市場預期,且有可能將年度供需平衡表由短缺改變為過剩,使得銅價承壓。基于拋儲對銅價的影響,銅市場存在三個交易機會:
(1)短期可以尋找安全邊際試探做空,但銅價趨勢向上的邏輯沒有變,銅價深度調整將為中長期看多的投資者提供買入良機。根據拋儲對市場預期和供應平衡表的影響,銅價存在回落的空間。但當前銅價過度下跌,投資者追空風險較大,建議在銅價波動中尋找相對安全的位置空頭介入。從中長期看,銅價有可能經過調整后再次回升。中國經濟整體上還處于恢復之中,主要需求指標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歐美疫情被控制后,生產和消費將持續處于邊際修復的過程中。從政策角度看,中國財政和貨幣政策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歐美寬松的政策還將延續。此外,新能源行業帶動銅消費增加的邏輯依然較強。
(2)滬銅期限正套。國儲局拋儲更容易打壓滬銅近月合約價格,滬銅期限有可能持續處于比較大的Contango結構。根據當前價格測算,滬銅次月合約和近月價格價差達到190元/噸即可覆蓋正套的所有成本。我們建議,當滬銅次月和近月價差超過190元/噸時,正套可以大量入場。當然,由于近月合約價格相對較弱,次月和近月合約的價差有可能遲遲得不到收斂,此時可以將近月轉現貨交到次月,或者接近月倉單不交割,而次月合約空頭持續向后移倉。
(3)內外反套轉現貨。當前進口銅虧損超過600元/噸,銅出口出現盈利,理論上可以進行內外虛盤反套。但是,國內拋儲將使得滬銅價格表現相對偏弱,進口銅虧損有可能持續維持較大狀態,意味著內外反套難以獲得盈利。同時,滬銅期限Contango價差較大,內外反套向后移倉反而會出現較大虧損。我們建議具有來料加工資質的冶煉廠可進行內外虛盤反套,如果價差持續不收斂,可將虛盤反套頭寸轉現貨。